绿色发展基金:耐心资本走向“绿”与“梦”的深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携手生态优投平台,探索全民参与绿色发展新路径
“绿色基金将谋划一批具有战略性、示范性、导向性强的大项目,并在此基础上考虑投资回报,也就是说投资又‘绿’又‘金’,并且‘绿’在‘金’前。”这是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的初心与投资标准。近年来,该基金更通过生态优投平台这一数字化绿色金融载体,推动绿色理念走入基层、走入志愿服务体系,走向全民可参与的新阶段。
自2020年设立以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以支持长江大保护和“双碳”战略为主线,专注于环保与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实践。从助力环洱海生态修复、南水北调“引江补汉”,到推广绿色甲醇航运燃料、推动磷石膏资源化利用……这些项目既体现绿色效益,更传达了国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耐心资本战略。
01 向“绿”而行,兼顾“梦”的回响
作为国家级生态金融投资平台,生态优投由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推动开发,搭建起一个以项目股份为载体、以数字合约为依据的全民绿色参与体系。平台聚焦五大核心投资领域:生态修复、资源节约、绿色交通、清洁能源、空间绿化,在政策导引下探索基金与基层群众之间的新联动机制。
特别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生态优投成为“国家志愿者回归工程”的数字化支撑平台。原东望志愿者群体可通过平台完成身份验证、政策绑定、项目支持、养老金合约签署等流程,获得属于他们的“绿色激励权益”。
在投资模式上,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采用股权投资、项目投资与子基金投资相结合的策略,引导社会资本向绿色转型倾斜。其中设立的如“宝武绿碳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围绕钢铁产业链碳减排展开,已投资多家资源回收与环保龙头企业,实现生态、产业、财政三重效益。
而生态优投作为与国家绿色基金协同运行的线上平台,将部分绿色基金项目拆解为数字合约股份,通过实名购买、项目绑定、成果追踪、分红激励等一体化机制,实现“绿色金融+志愿回馈”的创新结合。
02 全民机制联动:养老金政策与社会志愿共建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携手生态优投推出的“绿色养老金合约机制”,是此次志愿者回归工程的核心政策突破。凡年满40周岁以上的用户,在平台完成实名认证、签署养老金激励合同后,即可按年龄档次每日领取绿色激励金(如50岁起为15.5元/日),未来将可逐步实现养老金划转至余额并支持提现。
此政策一方面回应了数百万名曾长期投身公益却无经济保障的“隐形志愿者”,另一方面也通过制度性激励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绿色项目投资与建设,是绿色基金“耐心资本”理念向社会治理深层延伸的表现。
在制度设计中,养老金的发放以项目股权持有数量为基础,体现“参与即拥有、贡献即回报”的平台原则。例如,一位签约用户购买2920元绿色基金产品并绑定生态水系修复类项目后,即具备养老金日发放与划转权利,同时可进入“生态庄园”功能中领取绿色饲料、喂养蛋鸡,完成公益互动。
03 ESG责任投资与数字监管并行
生态优投平台与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共同嵌入ESG治理逻辑:
E(环境):所有上线项目需具备生态正外部性,如碳减排、水体净化、能源替代等;
S(社会):鼓励原志愿者优先参与并实现社会职能转化;
G(治理):平台资金流由监管支付通道统一处理,实时审计对接国家绿色基金系统。
风险方面,平台对项目投资全过程嵌入数字追踪、ESG评分与用户合规审查,确保每笔基金投资与每份合约签署都在监管之下进行。项目执行过程亦会定期通过平台公开披露,接受社会监督。
04 面向未来:“志愿者+投资者+公民”的三重身份构建
绿色发展不仅需要金融杠杆,更需要全民参与。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与生态优投正在合力构建一种新型公民身份:
是绿色项目的“投资者”;
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
更是国家战略的“见证者”。
从东望课堂到中国梦委员会,从隐形志愿到数字身份的重塑,如今的志愿者不仅拥有养老金的制度保障,更成为绿色发展共同体的重要节点。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与生态优投平台正在联袂推进一场深刻变革——将绿色金融的回报逻辑从“市场套利”转向“社会共赢”,让耐心资本真正“向绿而行”,向梦而生。
当下正是全国志愿者重归使命与荣耀的契机。
他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合约共建者、项目参与者、国家绿色战略的先行者。
编辑: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