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康养新范式②丨养在唇齿间,山水烟火长

时间:2025-07-12 20:51:00

编者按:盛夏的沅水畔,千年积淀的侗苗文化瑰丽多姿;苍翠欲滴的雪峰山云雾流淌,成为游客向往的避暑天堂;酸辣鲜爽的特色美食挑动味蕾;丰富道地的养生药膳,将健康智慧融入饮食……共同谱写出怀化献给世界的康养诗篇。

2025年9月,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将在这片福地启幕,即日起,红网怀化站推出系列报道“怀化康养新范式”,邀您在福地怀化,领略这份山水人文交融的康养魅力,开启一场养眼、养身、养心、养神的盛夏之旅。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雷文霞 怀化报道

侗家合拢宴。

五溪大地,雪峰巍峨,沅水奔流。

怀化这座南北要冲的山水之城,深藏的不仅是自然馈赠,更有千年饮食文明的接续传承。

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她丰饶的食材宝库,也孕育了自晨至暮、由简入盛、烟火气十足又底蕴深厚的完整美食图景——从唤醒黎明的一碗粉,到午间慰藉的地道名菜,再到承载情谊的隆重宴席,每一味都是山水与人文的结晶。

烟火晨光:粉香里的生活哲学

怀化人的一天,始于唇齿间与一碗粉的缠绵交响。

怀化米粉融合自然馈赠与人文情怀,开创身心滋养康养新范式,让日常饮食升华为健康起点,成为血脉的印记,铺就最为生动的烟火气。

沅陵猪脚粉。

在沅陵,两千年的历史积淀与丰沛的山水馈赠,孕育出沅陵猪脚粉的独特滋味。即使是暑气蒸腾,本地人或游子归来,皆钟情于这碗粉。油亮的汤汁裹着米粉,配上一块炖得软糯脱骨的猪脚,汗流浃背间大快朵颐,硬是把早餐吃成了一种庄重的生活仪式。“沅陵猪脚粉,神仙也打滚”,这句俚语道出的不仅是舌尖上的满足,更是归乡游子踏实的慰藉。

安江二合一(粗粉+面条)。

溯沅水而上,安江的粗粉则演绎着稻作文明的智慧精髓。在“上下七千年,古今两神农”的安江,其稻米制成的粗粉莹润雪白,水煮不糊,干炒不断。那勺灵魂油泼辣椒一放,便热气蒸腾、香气四溢。再配上酸萝卜条、海带丝、鱼腥草等小菜,酸辣鲜香交织,令人食欲大增,这也成了无数洪江游子心中最深的“乡愁诱惑”。

新晃锅巴粉。

而在侗乡新晃,色如翡翠的锅巴粉,以其独特的绿豆香气和柔韧口感,成为一方特色;怀化鹤城街头巷尾的“杀猪佬粉”,则以现点现煮的猪杂与鲜蔬浇头混合,汤鲜味浓,为无数忙碌的清晨注入扎扎实实的满足感。

这些粉,是怀化晨间最蓬勃的生命韵律,丈量着怀化人的生活刻度,盛装最深沉的地域基因。

午间至味:山水滋养的餐桌风物

当正午的阳光洒满五溪大地,怀化人的餐桌便铺开山水滋养的珍馐。道道菜品凝结地方物产精粹与千年智慧,精选天然生态食材,以慢炖轻炒锁住本味营养,既是舌尖盛宴,更是滋养身心的康养之道。

芷江鸭。

芷江鸭是当之无愧的区域名片。选用当地三斤重的麻鸭,剁块煸香,配以芷草、姜片、青红椒焖煮,色泽焦黄油亮,入口香辣浓郁,肉质紧实滑爽、油而不腻,成为家庭节庆、待客的必备佳肴。

雪峰乌骨鸡。

雪峰山的巍峨,则成就了雪峰乌骨鸡的清雅滋补。其皮、肉、骨、嘴、脚皆乌,体格健壮。一年以上的乌骨鸡,辅以枸杞、人参等,用甘冽山泉水文火慢炖,汤色澄澈如泉,入口鲜美温润。

新晃黄牛肉。

山地滋养的珍贵食材,还有新晃黄牛肉。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肉质细腻、风味独特。最家常也最诱人的便是小炒黄牛肉,薄切牛肉经腌制爆炒,佐以蒜末、小米辣,瞬间镬气升腾、香辣软嫩,是下饭的绝佳伴侣。

麻阳炒鹅则以“长寿之乡”为底蕴,选用苗乡土鹅,多油煸炒干香,再经焖煮收汁,肉质香浓紧实有嚼劲。如果选择汤汁拌饭,真能连吃三碗。

沅陵晒兰肉。

还有一道菜,是怀化地道的“爱情菜”——沅陵晒兰肉。这道源于清代的美食,将土猪肉切薄片腌制,置于竹篮中经阳光暴晒脱去水分后晶莹剔透、筋道十足。爆炒后咸香可口,风味远超鲜肉。

这些怀化的午间菜肴,实则是幅山水物产的地理巡礼图。根植水土的食材,经世代庖厨点化为席间至味。游客品味的不仅是风物精华,更是怀化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存智慧——用最本真的烹饪,兑现山水最丰厚的承诺。

宴聚欢歌:人情交织的饮食礼赞

当美食升华为情感的纽带与文化表征,怀化宴席便绽放康养华彩。洪商喜宴凝聚百年商道智慧,侗家合拢宴洋溢民族共聚豪情,以天然食材、匠心烹饪与共享仪式,滋养身心,疗愈精神,升华为人文底蕴深厚的康养文化精髓。

洪商喜宴。

在雪峰南麓、沅水之滨的洪江古商城,世代商人笃信:“吃洪商菜,发天下财。”这份对食材的信仰与执着,历经数百年沉淀,成就了洪商喜宴。精妙的洪江血粑鸭、鲜美的秘制鸡茸、丰盛的一品海参、寓意吉祥的五柳鳜鱼、趣味盎然的“春雷一声响”、热气腾腾的全家福火锅……道道皆精品。

这桌承载着“和气生财”“诚信经营”精神的宴席,如今已成市民、游客聚会首选。其不仅菜式讲究,更能让人感受到百年商埠的厚重与热情。

侗家酸品荟。

而在通道百里侗乡,合拢宴则将侗族人民待客的豪情推向极致。六百年前的抗敌英雄吴勉传说,衍生出共聚长席、共享百家的习俗。侗家红皮肉的丰腴、禾花鱼的鲜甜、侗家酸品荟的开胃……汇聚成侗乡滋味的长河。

开席前的“转转歌”与“转转酒”更是灵魂——众人搭肩围席,左三圈右三圈,唱着敬酒歌,侗家姑娘的热情敬酒,让宴席气氛直抵高潮,歌声与酒香交融。

从晨曦中唤醒味蕾的一碗烟火粉食,到午间聚合山珍河鲜的地道名菜,再到黄昏里承载商道智慧与民族深情的特色宴席——怀化的一日三餐,是多重维度风味的叠加与延续,更在流转间滋养身心,铺就怀化康养新范式的味觉基石。

系列报道:

怀化康养新范式①丨听侗歌在稻浪里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