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师傅减重记

时间:2025-07-08 16:24:00

清晨5点,南京城蒙蒙亮时,玄武区居民申进已经蹬上自行车穿街过巷,十来分钟来到玄武湖公园。每天沿湖3公里健走,是这位67岁的退休工人雷打不动的“必修课”。

“申师傅早啊!”

“您早!”

申进一路走来,招呼声不断。两年来,他在环玄武湖“晨练圈”小有名气。不久前作为群众代表出席国家卫健委举办的“时令节气与健康”新闻发布会后,知道他的人就更多了。

全国那么多人,为啥申进能上这个发布会?他说:“别看我现在身材匀称、状态不错,说出来吓你一跳。”原来,三年前,身高1米73的他最胖时将近180斤,爬楼大喘气,弯腰就头晕,体检一看“三高”俱全,特别是空腹血糖16mmol/L,是正常值上限的2.6倍。

现在,申进早睡早起,血糖、血压、血脂得到有效控制,体重稳定在150斤上下。要说有什么经验,一切尽在日常,晚餐时段可见一斑。

“老伴儿,喊孩子们吃饭吧。”晚上7点,老申家准时开饭。清蒸鲈鱼、清蒸虾仁、蒜蓉生菜、凉拌黄瓜摆上桌,营养而不油腻。

米饭也有讲究:申进用的是家中最小号的碗,松松平平盛满大约1两,“压实就会过量了”。“我餐前服一粒降糖药,先吃菜,后吃饭。”申进说着,夹起一片鱼肉、一片生菜,细嚼慢咽。

当晚间新闻联播片尾曲响起时,申进已拿起弹力带,一端踩在脚下,双手握紧另一端,缓缓做着拉伸动作。此外,靠墙静蹲,举矿泉水瓶,都在他的“微运动菜单”里。

夏亦欣医生为申进测血压。人民网记者 马晓波摄

申进的健康状况快速好转,又学来这么多妙招,其实背后有“高人”——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医团队。

6月19日,又到了去社区医院拿药的日子,老申熟门熟路进来,血压、血糖、体重等多项指标检查一遍。家庭医生夏亦欣笑着对他说:“保持得很好!”

“夏医生对我的情况门儿清。”申进感慨,签约两年多来,家医团队成了他实时在线的健康顾问,每月随访,身体不适时随到随诊。

据了解,2023年3月,申进签约伊始,一个多学科的家医团队就随之运转起来:团队长、全科医生夏亦欣制定包含饮食、运动、中医干预的个性化“健康服务包”;护士周玲珠、韩丽霞建立健康档案;中医师谭芳芳为他做了体质辨识,安排每周针灸两次、艾灸两次,晚上中药泡脚调理。自打学了五禽戏、八段锦,老申坚持锻炼,状态越来越好。

申进和家庭医生一起练习八段锦。人民网记者 马晓波摄

申进的故事并非孤例,用好家门口的医疗健康资源进行体重管理在江苏渐成风尚。仅以南京市为例,栖霞区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运动处方师可为体重超标的慢病患者提供一对一的健康管理咨询,今年前5个月已开出1777张运动处方;鼓楼区幕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医师、营养师、运动处方师、健康管理师、社会体育指导员,拉起一支体重管理团队;溧水区柘塘中心卫生院推出中药调理配合中药茶饮辅助,让不少老年人体会到体重管理带来的变化……

南京栖霞区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动处方师通过智能设备为居民测算代谢率,并开具运动处方。人民网记者 马晓波摄

“体重管理及其背后的慢性病防控,是一件关乎所有人健康的大事。”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张宏如说,体重异常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脂肪肝,甚至一部分癌症也和体重异常有一定的关联。

数据显示,江苏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5.7%,其中男性(38.1%)高于女性(33.3%),农村(38.9%)高于城市(33.5%)。江苏省卫健委医疗应急处副处长张威介绍,“我们已会同多部门联合制定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加快形成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局面。”

眼下,江苏省减重减脂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泰州市海陵区居民吴萌萌以294.6斤的体重成为“最胖选手”,他在专业指导下制定了游泳加单车的计划,并启用食物秤精确控制每日热量摄入。“管住嘴,迈开腿!一定要让儿子看到一个能和他一起爬山跑步的‘新爸爸’!”经过一个半月的努力,吴萌萌已经减重32斤。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