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刘江 通讯员 张东明 赵俊)9月12日、13日,是山西电子科技学院2025级新生报到的日子。在熙攘忙碌、充满喜悦的校园里,山西电子科技学院和吉县人民政府跨界携手为迎新活动增添了一份意外的惊喜与温暖——特意为前来送学的新生家长免费送出7000余张吉县景点门票,奉上特殊“开学礼”。
当日,在学院迎新报到点,吉县设置的“赓续红色血脉共育时代新人”活动专属服务台格外引人注目。家长凭新生录取通知书在门票发放点领取壶口瀑布、人祖山景区联票2张。工作人员热情地向完成报到手续的新生家长介绍暖心的“文旅好礼”,并有序地发放门票,诚挚邀请学生家长在安顿好子女后,能有机会放缓脚步,亲身感受吉县的壮美山河与深厚文化底蕴。
在文旅咨询台处,红彤彤的吉县苹果惹人垂涎,吉县花馍吸睛无数,更有吉县唢呐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带来一曲嘹亮悠扬的唢呐演奏,赢得众多新生及家长的热烈掌声。
“刚把孩子送进大学,心里有些空落落的,没想到收到了这么一份温暖的礼物。”来自吕梁的学生家长牛瑞琳拿着门票激动地表示,“这份心意太珍贵了,让我们觉得不仅是孩子来到了一个好学校,我们也来到了一个热情好客的好地方。能去看看雄伟的壶口瀑布,这趟送行之旅会变得更加难忘。”
新生家长杜宝娥现场品尝了吉县苹果后竖起大拇指说:“很甜,很赞。”对壶口瀑布向往已久的她直言,“没想到送孩子上学还能收到暖心礼物,我和孩子一样幸运。孩子幸运被心仪学校录取,我幸运的是被临汾这座城市温暖相待,很期待接下来的壶口之旅。”
“学校很暖、临汾很暖,我已经爱上了这里。”大一新生郭怡娜将吉县礼物送给了母亲,并祝福母亲在临汾有一段愉快的旅程。此举是吉县的一次创新性文旅推介,它巧妙地将在校大学生与其求学所在地的文化旅游资源连接起来,一方面慰藉了家长的离别之情,展现了当地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也激发了新生及其家人对第二故乡——临汾的文化认同感和亲近感,有助于新生更快地融入当地学习生活环境。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对此举措表示高度赞赏和支持,该校宣传统战部负责人陈琳表示,此举切实缓解了家长送学的疲惫感,通过学校与地方政府的协同关怀,进一步提升了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同时,该校依托吉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尤其是作为《黄河大合唱》创作灵感来源地的壶口瀑布,以“行走的思政课”创新形式,将“开学第一课”延伸至家长群体,通过实景教学深化家校合作,共同培育时代新人。
吉县政府的这一行动,是校地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生动体现,营造了“重教、亲才、爱才”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新生和家长留下了关于临汾、关于吉县、关于学校最美好的第一印象。
吉县县委宣传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武秀娟表示,此次活动是山西电子科技学院与吉县刚签订县校战略合作协议后的首个合作具体举措。“高校服务+地方推广”的创新之举,传递了校地温情与文旅魅力,双方凭借资源优势互补,既为高校思政教育拓展实践天地,又为地方红色文化传承注入活力,达成了校地多方共赢的良好成效。未来,校地双方还将在智库建设、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教育资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效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