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评论丨三尺讲台传薪火 万卷师心耀齐鲁

时间:2025-09-10 12:02:00

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年年育桃李,岁岁吐芬芳。今天(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让我们满怀敬意地向人民教师们道一声:教师节快乐!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灵魂,引领学生走向光明未来。他们默默奉献,甘为人梯,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浇灌着祖国的花朵。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山东作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将尊师重教奉为圭臬。

在齐鲁大地的教育星空下,一群教师以多元维度诠释着育人与创新的时代使命。

2025年“齐鲁最美教师”名单揭晓,他们或深耕职教赛场,或扎根雪域高原,或坚守乡村课堂……以不同的教育坚守诠释着相同的育人初心,成为新时代齐鲁教育者的卓越典范,成为山东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生动缩影。

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教师邵瑜,扎根教育一线31年,积极探索遵循规律、尊重天性、立足长远的“绿色教育”理念,构建了自然化、生活化、游戏化的绿色教育课程模式,逐步形成了“自然天放·尽性成德”的教育理念,她还积极引领带动当地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为区域学前教育培养输出了大量管理型和实践型人才;中国海洋大学史宏达教授深耕海洋能源领域,将国家战略融入课堂,建成北方首座海洋能示范基地,用科研报国诠释责任担当;山东体育学院田雪文教授以“思政+体育”育人模式培养冬奥冠军团队,研发高端体育装备并惠及23万青少年健康,被学生亲切称为“田妈妈”;山东科技大学刘伟韬教授31年扎根矿井安全研究,攻克矿山水害世界难题,用国家级一流课程和爱心捐助践行“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誓言;山东师范大学李宗刚教授甘做学术“守灯人”,带领团队实现学科突破,主编千万字学术文献,以严谨治学传承文化薪火;齐鲁工业大学郝霄鹏教授以半导体芯片技术为战场,培养的科技人才遍布华为、华能,用235篇高水平论文突破“卡脖子”技术;山东大学葛少华教授创新“口腔+X”育人模式,研发低成本牙周治疗技术,用毫米级的精准守护千万患者微笑。

他们或于深海探秘能源,或在矿井守护安全,或以科技赋能体育,或借芯片突破封锁,或以文学传承文明,或凭仁术修复健康,虽领域各异,却同样以知识传递火种,用师者大爱照亮无数人生,共同铸就齐鲁大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丰碑。

教师节的意义,不仅在于礼赞杰出个体,更在于唤醒全社会对教育本质的思考。当我们致敬“最美”时,也是在致敬每一位默默耕耘的普通教师:他们在晨光中迎候学生的笑脸,在深夜里批改作业的背影,在逆境中守护教育公平的执着……这些平凡瞬间,构成了民族复兴最深厚的根基。

烛光不灭,师道长存。古有子贡守孝六年以报师恩,杨时程门立雪以求学问,他们的故事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尊师重教的历史长河。“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文明传承的重要基石。在新时代背景下,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不仅是对传统的继承,更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在第41个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时刻,让我们向所有的教师致敬,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同时,让我们行动起来,重拾尊师重教的传统,让尊师重教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文/李想)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