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 让每个孩子都绽放独特光彩——走进太原市迎泽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时间:2025-07-15 08:08:00

  6月18日上午,太原市迎泽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的孩子们走进山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第一幼儿园,与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共同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手拉手 共成长”的融合教育活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互动游戏、合作学习等方式,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友谊。

  “当特殊教育的阳光穿透壁垒,照进每一个需要关怀的角落,教育公平的画卷便有了温暖的底色。”7月3日,迎泽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校长张晓霞在接受采访时动情地说。该校同时挂牌迎泽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近年来始终以“聚焦融合教育,助推普惠发展”为使命,书写着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共生共融的生动篇章。

资源中心破局起步

精准服务扎实落地

  作为推进融合教育的重要平台,迎泽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承担着多重使命:协助普教学校建立资源教室,为在普通学校上学的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专业支持,同时面向教师和家长开展咨询和培训服务,切实保障每个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都能够接受适合的教育,实现“零拒绝、全覆盖”的普惠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融合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张晓霞表示。在这一理念指引下,迎泽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索实践。

  一个典型案例令人印象深刻:附近某小学一位一年级新生存在较突出的问题行为,并困扰教师的日常教学,学校向资源中心求助。资源中心特教团队迅速响应,很快入校并分组进入课堂对这位学生开展全程观察。负责课堂跟踪的王芳等老师详细记录下了该生在课堂上的行为细节,在此基础上精准分析研判,“该生整体能力良好,在学习行为能力、基本生活能力、社会行为等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问题行为。其间的离座行为、开始作业困难、缺乏顺序感与自我刺激等行为,是阿斯伯格症儿童典型行为……”

  “我们为班主任量身定制了教育方案,并持续跟踪指导,多次随访,经过一段时间,这个孩子的行为有所改善:能够很好地遵守班级的规定和纪律,社交能力显著提高,而且能主动和同伴交流、参与集体活动,行为习惯也得到了改善,如今已经上了五年级。”7月4日采访时,迎泽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副校长赵庆说,一个个成功案例生动诠释了专业支持对特殊需要学生成长的重要价值。

多维发力夯实融合

全面打破认知壁垒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不单单指智力残疾的孩子,还包括在学习能力、身体功能或者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孩子。”赵庆告诉记者,近年来,特殊教育的服务对象更加细化和扩大,这种多元化发展是趋势也是挑战。

  “融合教育倡导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在同一教育环境中共同学习、成长,打破了传统教育中对特殊儿童的隔离式教育模式,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平等、多元的教育生态。”“融合教育不是特殊教育的‘附加题’,而是基础教育的‘必答题’。”如何打破认知壁垒,树立融合教育新理念,近年来,迎泽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业务领导与骨干教师牵头,定期在校内开展培训,同时,他们还走出去,走进更多的普通教育学校,为普教师生带去帮助和支持。

  “让普通学校看见特殊教育的价值,让特教走进普校的视野。”迎泽区教体局在组织全区班主任、优秀教师培训中,专门围绕特殊教育展开研讨。在该区各类教师培训、教学研讨活动中,融合教育的声音越来越响亮。如在迎泽区教体局组织的“弘扬教育家精神争 做新时代‘大先生’”活动中,张晓霞围绕如何读懂特殊儿童、服务特殊儿童的专题分享,引发广泛共鸣;在优秀教师培训中,迎泽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吴旋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育经历和带班经验;张晓霞还带领学校骨干教师团队,积极向普通学校业务领导宣传相关政策与理念,指导建立资源教室并开展工作,与普通学校老师深入交流探讨……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越来越多,在一个个具体案例中,普特协同支持模式,既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也丰富了普通学校教师的融合教育经验,融合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张晓霞欣慰地说,这种双向赋能的过程,正在推动着教育公平向更深层次发展。

普特协同创新实践

共绘融合教育新图景

  迎泽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的专业老师分别进入低年级不同课堂,对两位同学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束后,对两位同学的行为、语言以及他们背后的心理状态进行了专业评估和分析,并提出了个性化教育建议……这是发生在迎泽区起凤街小学的一幕。

  起凤街小学建有一间融合教育资源教室,为学校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们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近年来,迎泽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与起凤街小学经常开展相互走访、联合教研等活动,对随班就读现状和特教新趋势进行交流,并通过个案分析,推动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有效干预。“专业指导让我们找到了支持特殊需要学生的金钥匙。”起凤街小学一位教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自己不仅明确了教育方向,提升了专业能力,更有信心帮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如今,资源中心已逐步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的转型。”张晓霞介绍说,今年将建立起覆盖全区普通学校的巡回指导服务网络,建立“1+3+N”巡回服务机制,即由1名巡回教师加3名骨干特教教师与普通学校对接,开展个案会商,进入普通学校开展随班听课,作出课堂融合度评估报告。融合教育的核心在于尊重每个儿童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努力让每一个孩子——无论是否有特殊需求,都能在同一片蓝天下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山西日报 记者李林霞